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770nam0 2200277 450
- 010 __ |a 978-7-01-022829-7 |d CNY75.00
- 099 __ |a CAL 012021115714
- 100 __ |a 20211021d2021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关系研究 |A 《Zhong Yong》Xue Yu Ru Jia Xing Er Shang Xue Guan Xi Yan Jiu |f 郑熊著
- 210 __ |a 北京 |c 人民出版社 |d 2021
- 320 __ |a 有书目 (第359-373页)
- 330 __ |a 儒家形而上学的发展与《中庸》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中庸》学与儒家形而上学之间关系的考察,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先秦时期,《尚书》《论语》虽有形上学的倾向,但直到《中庸》才构建了结构完整的形上学思想。《中庸》的建构反过来推动了儒家形而上学的发展,孟子、荀子、董仲舒、王通、李翱等人都借助《中庸》形上学思想深化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两宋时期,是儒学本体论的建构时期。北宋的周敦颐、张载、二程等人通过对《中庸》的阐发,分别构建了诚本论、太虚本体论、天理本体论,并对本体在人道上具体表现以及如何涵养、致知本体展开了详细的讨论。朱熹通过对《中庸》文本的阐发,集理学之大成,使天理本体论进一步精密化。张栻、陆九渊则通过对《中庸》的研究,分别构建了性本体、心本体。明清时期,陈献章、湛若水、王阳明、刘宗周等用《中庸》的相关概念、命题来佐证或构建本体论;王夫之通过对《中庸》的阐发来实现对本体特点的深层阐释,这涉及体用观念等,并用实有来统括整个世界的特点。通过对《中庸》学与儒家形上学之间关系的考察,可以发现《中庸》学与儒家形上学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互动性,有利于加深对经典诠释学与中国思想史之间关系的理解。
- 605 __ |a 中庸 |A Zhong Yong |x 关系 |x 儒家 |x 形而上学 |x 研究
- 701 _0 |a 郑熊 |A Zheng Xiong |4 著
- 801 _0 |a CN |b NPU |c 20211021
- 905 __ |a JHUD |d B222.0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