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39
- 题名/责任者:
- 理性与希望:批判哲学与希望问题双重视域下的康德哲学思想研究/闻骏著
- 出版发行项:
-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2
- ISBN及定价:
- 978-7-5680-7884-9 精装/CNY98.00
- 载体形态项:
- 197页;24cm
- 并列正题名:
- Reason and hope:a study of Kant's moral religion from the double perspectives of critical philosophy and hope theory
- 其它题名:
- 批判哲学与希望问题双重视域下的康德哲学思想研究
- 丛编项:
- 爱智学术文库
- 个人责任者:
- 闻骏 著
- 个人名称主题:
- 康德-哲学思想-研究
- 学科主题:
- 哲学思想-研究-德国-近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B516.31
- 一般附注:
-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专项基金项目“德国哲学研究”成果
- 责任者附注:
- 闻骏, 哲学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190-195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从总体层面上看, 康德哲学最为核心的思想特质在于其本质上是一种建立在道德理性和实践理性基础上的道德。从某种程度上讲, “道德必然导致宗教”恰恰是康德哲学的理论主旨和基本走向。一方面, 为了解决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 为了实现作为道德最终目的的至善, 为了保证德福一致和相匹配,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不得不引入了“上帝存在”的悬设, 并且后来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在由自然目的论通向道德目的论的过程中导向了上帝存在。另一方面, 在《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书中, 康德在善恶原则相对立的道德人性论基础上完成了道德的系统建构。因此, 在康德哲学看来, 上帝本质上是一个道德的上帝, 而我们的信仰本质上是一种植根于道德理性的信仰。对于我们的理论理性来说, 上帝作为一个自在之物和理念是根本不可知的, 我们也不能在理论理性的层面去证明上帝存在。然而, 上帝存在却是我们的道德理性和实践理性所必需的“悬设”, 是发自实践理性的本质要求, 是道德实践的必要条件, 也充分反映出了我们的道德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根本需要。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