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期刊 浏览次数:50 

题名/责任者:
新青年/新青年社
版本说明:
影印版
出版发行项: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1
载体形态项:
63no.;26cm
起止卷期:
V.1,no.1(民国4年9月[1915])-新no.5(民国15年7月[1926])
前题名:
青年杂志 1915-16
团体责任者:
新青年社 编辑
非控制主题词:
政治 文学 五四时期
中图法分类号:
D6=64
中图法分类号:
D6(1)
一般附注:
该刊1915年9月创刊为月刊,1922年7月停刊、共出9卷54期。1923年6月复刊改为季刊,出4期停刊。1925年4月再次复刊。改为不定期刊,1926年7月出至第五期终刊。该刊共出63期。
一般附注:
该刊原名《青年杂志》月刊,自第二卷起改本名。初由陈独秀主编,第六卷起改由陈独秀、钱玄周、李大钊、高一涵、胡适、沈尹默轮流主编。
复制品附注:
本刊于1954年11,12月被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本馆一般只提影印本供阅读。
出版周期附注:
不定期
提要文摘附注:
社会科学综合性刊物。早期主要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和主要阵地之一。俄国十月革命后,不断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工人状况的文章,逐步成为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刊物。“五四”运动后,该刊经过改组,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物。同时发表了大量当时文坛的名家名作,发表鲁迅“五四”时期大部分的主要著作,还发表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23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刊物。该刊充分反映了当时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过程。主要撰稿人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周、刘半农、高一涵、沈尹默、周佛海、瞿秋白等。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定位信息 书刊状态
D6(1)/Z23 Q0084683 1954 9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8 1954 8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4 1954 7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5 1954 7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9 1954 6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1 1954 5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2 1954 4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6 1954 3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0 1954 2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87 1954 1-5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D6(1)/Z23 Q0084679 1954 1-4 过刊密集库     导航 可借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您可能感兴趣的图书(点击查看)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