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7
- 题名/责任者:
- 《周易》诠释与清代新义理学的思想源流/姚彬彬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
- ISBN及定价:
- 978-7-5227-3381-4/CNY98.00
- 载体形态项:
- 263页;24cm
- 个人责任者:
- 姚彬彬, 1981- 著
- 题名主题:
- 周易-研究
- 学科主题:
- 先秦哲学-研究
- 学科主题:
- 理学-研究-中国-清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B221.5
- 一般附注: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责任者附注:
- 姚彬彬(1981-),男,山东龙口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已出版《现代文化思潮与中国佛学的转型》等著作6部,于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章门弟子’缪篆哲学思想研究”、“《周易》诠释与清代新义理学的思想源流”等各级课题6项,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项。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佛教哲学。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253-261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清代学术的“汉宋之争”说法由来已久,就本义而论,“汉学”非特指训诂考据,“宋学”亦非专指思想义理;宋儒于文献考据研究早已开启先河,汉儒亦自有其义理关怀向度。乾嘉学术以重振“汉学”为宗旨,同时颇受汉儒义理学的影响。本书提出,汉学中的《周易》象数学之复兴,是“清代新义理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清儒虽有为古典经籍去神圣化、视“五经”为先秦遗献之倾向,但仍普遍认定“《易》以天道而切人事”。统贯天人的超越性追求,实为中国传统一切学问的精神底蕴,在清学中亦莫之能外。
- 使用对象附注:
- 本书适用于哲学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