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41 

题名/责任者:
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美) 彭慕兰著 马俊亚译
出版发行项: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ISBN及定价:
978-7-208-14473-6 精装/CNY69.80
载体形态项:
427页;22cm
统一题名:
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 :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
个人责任者:
彭慕兰 (Pomeranz, Kenneth), 1958- 著
个人次要责任者:
马俊亚
地名主题:
华北地区-地方史-研究-1853-1937
中图法分类号:
K292
责任者附注:
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 , 1958-)著名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2013-2014),“加州学派”代表人物。1980年于康奈尔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史景迁。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401-425页)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运用多个国家的丰富史料(包括中、日、美,民间、官方等级别的史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清末民初1853—1937年间,华北内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变迁及其原因进行探索。作者彭慕兰在书中描绘了华北内陆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等一带当时的社会情形,包括对当地的金融、农作、交通、税收情况和农民的反抗斗争进行了全面描述,同时将当时华北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作对比。他认为华北内陆在这段时期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发展呈现出衰退的迹象。彭慕兰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波澜壮阔的华北内陆生态群像,更是运用了社会学理论、历史地理学、社会区域理论等多重视角,分析了华北内陆衰败的原因。他指出,在国家退出了对地方社会的经济以及政策扶持沿海地区的大背景下,此时的华北内陆又遇上战乱和自然灾害,衰败是必然的结果。中国内陆腹地并非生来“落后”,这一局面更多地是由国家以及时局造成。
使用对象附注:
相关研究人员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定位信息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K292/9 A1715136   社科借阅3(IK)(304-305室)     导航 可借 社科借阅3(IK)(304-305室)
K292/9 A1715137   社科借阅3(IK)(304-305室)     导航 可借 社科借阅3(IK)(304-305室)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您可能感兴趣的图书(点击查看)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